(新闻记者 肖盈)7月23日下午,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长堡镇东山村东山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一场独具特色的课堂正在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支教调研实践队的支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法律讲堂”四个大字。“同学们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呢?比如老师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个法律就规定我们所有人都有来学校上学的权利……”,他一边写一边向同学们讲解。 课堂上,支教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律的特点与作用、国家确保法律实施的措施以及法律的最终目的,还教会学生们如何去判别一些常见的事件是否违法,给他们进行了“法槌”与“惊堂木”的科普。 普法课堂的课程设计不仅结合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去展现法律常识,还增加了许多小组讨论和相互交流的环节,一改法律课堂给人沉闷严肃的刻板印象。同学们的表现也非常积极,他们踊跃地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纷纷就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法律知识) 这已经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支教调研实践队在当地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五年了,在这期间支教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法律讲堂是今年新开设的社会组织常识课的课程内容,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一些法律常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促使他们明白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这个人口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如何做到人人尊法、懂法、守法、用法,是一大难题。而想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加强普法知识的宣传。 (学生在认真记笔记) 东山小学在平时中并没有开设与法律知识相关的课程,许多同学在这一块的知识都处于匮乏的状态。支教地东山村,交通不便,居民文化水平不高,位于贵州省德江县的贫困山区,是普法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支教调研实践队开展法律课堂活动正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大背景下青年学子对于时代责任的担当。这一举措可以填补孩子们在法律知识上的一些空白,也是推动普法知识进校园的有益尝试。 (摄影 罗子璇 责编 刘郅澄)